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中心>动态要闻>详细内容

动态要闻

5月及“五一”劳动节安全风险防范提示

来源:市安办 编辑:刘雪 发布时间:2025-05-07 11:3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“五一”假期将至,群众出行意愿增强和各类节庆活动增多,加之进入汛期,大风、雷电、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,安全生产风险交织叠加。5月,既是生产经营活动黄金期也是事故易发多发期。为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,现将5月及“五一”劳动节安全风险提示如下。

一、交通安全方面。“五一”期间,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,群众旅游、走亲访友等外出活动增加,车辆易发生拥堵。节日期间客车、旅游包车、网约车、货车运量增大,超载超速等非法违法行为可能增多,加之受短时强降雨、大风、冰雹等极端天气影响发生事故风险较高。   

二、旅游安全方面。“五一”假期,各类旅游景区景点人流量大幅增加,现场疏导管控不到位易引发事故。各类设施设备快节奏、高强度、超负荷运行,如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、设施设备带“病”运行、游客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极易引发安全事故。户外游玩时,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区域或在滩涂、河道、山脚、泄洪道等区域游览、野营和露宿,易发生安全事故。

三、建筑施工安全方面。5月,施工单位抢工期、赶进度行为增多,如基坑开挖、支护、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等危大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,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、人员违规违章操作等问题,易发生基坑坍塌、高处坠落、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。气温回升,强对流天气增多,大风易导致脚手架坍塌、塔吊倾覆等事故。

四、燃气安全方面。“五一”期间,各类聚餐活动增多,燃气用户可能因燃气报警装置失效导致未能及时发现燃气泄漏,违规改造燃气线路、使用不合格灶瓶阀等可能导致燃气泄漏引发燃气火灾、中毒、爆炸等事故。

五、消防安全方面。5月气温逐渐攀升,人员密集场所、“三合一”、“多合一”、“九小场所”等区域用电负荷激增,电气线路老化、私拉乱接电线等易引发电气火灾。电动自行车、儿童电动平衡车等长时间充电、飞线充电等易引发火灾,若消防通道堵塞、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易导致损失扩大。

六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面。随着气温逐步升高,各类有限空间极易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,食品加工、畜牧、养殖、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企业在进行地下管网、排污管道、污水池、化粪池清淤作业时,如未严格落实审批制度、违反操作规程、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、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,易引发中毒窒息等事故。

七、矿山安全方面。5月,雷雨、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易造成矿井供电线路故障停电、雨水倒灌入井发生水害等事故。煤矿企业超能力、超强度突击生产可能出现设备带“病”作业、超负荷生产、违规冒险作业等行为,发生瓦斯超限、透水等事故风险高。非煤矿山企业,如边坡监测和稳定性分析不到位、未及时处置边坡危岩、浮石、伞岩体等,易发生边坡坍塌和滚石伤害。

八、危化安全方面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危化品企业未落实生产、储存装置的通风、防晒、降温等措施易发生爆燃事故。装卸车过程中管道损坏或接口固定不牢靠、阀门开启流程不正确、超量充装等,易引发泄漏、喷溅等事故。开展受限空间或动火作业时如气体分析不到位、清洗置换不彻底、高空动火作业未采取防火花飞溅措施、未配备灭火器材等,极易引发安全事故。

九、工贸安全方面。企业作业人员在操作、巡查和检维修旋转、切割、传动等机械设备过程中,如违规进入危险区域、未执行停机断电挂牌检修规定等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。检维修作业时受交叉作业、外包作业等因素影响,易导致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、防护措施不深入,从而引发高处坠落、物体打击等事故。

十、森林防火方面。5月气温逐渐升高,林下可燃物干燥,在野外烧割、电焊、打磨等动火作业前,如未全面辨识安全风险极易引发森林火灾,加之节日期间群众外出郊游、野外露营活动增多,火源管控难度加大,森林防火形势严峻。

十一、极端天气安全防范方面。进入汛期后,雷阵雨、阵性大风、冰雹等极端天气偏多,工棚、临时建筑、围墙、广告牌、电杆、危旧房等被刮倒损坏的风险加大,易引发安全事故。长时间强降雨易出现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增大,如喊醒叫应不及时、转移避险不到位,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
十二、防溺水安全方面。5月气温逐渐升高,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弱、自救互救能力较差,为消暑降温私自结伴前往江河湖、水库等危险水域游玩,易发生溺亡事件。

十三、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方面。节日期间部分企业将停工停产,节后复工复产时如未按规定开展关键设备检修和试机调试,动火动焊、有限空间、带压作业等高危检维修作业审批和现场管理不到位,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,员工复工复产教育培训不到位,极易引发安全事故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
温馨提示

请先点击”统一用户登录“进行用户认证登录,
如已完成请点击”已登录“
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